(20170331《安徽日报》1版)
本报记者 张岳
纳税人的“三件事”
“我找陈道玉陈科长,打他电话也不接,发短信也不回,他以前不是这样对待我们纳税人的!
”3月29日,一位40多岁的男子在长丰县税务服务大厅里大声嚷嚷,窗口服务人员张婉怡轻声地说:陈科长不在了。来者似乎有怨气,问他去了哪里。张婉怡悲声道:陈科长去世已经半年多了。一句话,换来了男子的热泪盈眶和长吁短叹。
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。像这样的场景,在长丰县税务大厅里并不鲜见,“找陈科长”的声音经常在大厅里响起。
陈道玉走的那一天,是2016年9月18日。中秋节后首个工作日,陈道玉在参加全国“营改增”视频会议时突然晕倒,10分钟后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。陈道玉走了,带着深深的不舍和眷恋。他的老父母倚在门前,还在巴望着儿子归来的身影;即将举行婚礼的儿子,还在憧憬着父亲的祝福;一个接着一个纳税人的咨询电话,还在等待着接听的声音……5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,陈道玉的两部手机却时刻响个不停。陈道玉通讯录有300多个电话号码,都是他的服务对象。在税务大厅上班时,陈道玉经常一边接固定电话,一边接手机,然后另一只手敲打键盘,眼睛盯着电脑屏幕。
“以前局里的热线电话是转接到他的手机上,纳税人只要给热线打过一次电话,他都会把号码记在手机里。 ”同事李华升说。
一个周末,岗集镇一家汽配个体户急需领发票,可是税务大厅周末不上班。老板就拨通了陈道玉的电话试试看,没有想到他二话没说,从下塘乘上公交车赶了40公里路程来到办税大厅,解决了个体户的“燃眉之急”。
2014年的隆冬腊月,适逢月底最后一天,临近下班时,一家公司的会计吴红燕打来电话说由于电脑故障,无法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,请求到大厅直接认证。当时由于未推行网上勾选认证,如果错过了月底的认证期,这张专用发票将不能在本月抵扣。接到电话后,陈道玉告诉她,无论多晚都会等她的到来。
“如果不是陈道玉的延时服务,我们公司那个月就要多交近20万元的税款。 ”吴红燕感激地说。
绿叶对根的情意,从不分妇幼老弱。有一次,一位满脸沧桑的老人来到办税服务厅,一个劲地嚷着要交税。陈道玉赶紧迎上前去,给老人递上一杯水,嘘寒问暖了解缘由。原来老人帮助村小学清运垃圾,需要400元发票才能领到钱。陈道玉拨通学校电话,沟通确定后,帮助老人开具了发票。
“我是一个捡垃圾的老头,又不识字,多亏了这位干部。这才是国家干部的样子呀!”老大爷跷起大拇指。
一辈子的“三不为”
陈道玉的老家在肥东县杨店村姚岗村民组,三间简陋的瓦房空空荡荡,后面三间土墙土坯的草房,顶上还透着亮。
“伢来,家里再困难,咱也不能把公家的钱往家里拿。”80岁的老母亲张有翠虽目不识丁,话里却自有风骨。
母亲的大白话,就变成了陈道玉的“三不为”:不为物质金钱所诱惑,不为威胁所让步,不为人情所左右。
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,陈道玉承担4个乡镇的机动车辆营业税征收任务。在路难行、车难坐、税难征的特定年代,陈道玉几乎每天都要坐三轮车进村入户,催缴税款。有些车夫硬是不愿收他的车钱,还要请他吃饭。
“吃了人家的嘴软,征税可不是请客吃饭。
”可他每月吃住、乘车费全部自理,倾尽了每月70元的工资,他每年依法征收的机动车辆营业税高达100多万元。“要收税,那就是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。
”2006年,下塘、吴山、杨庙、杜集等窑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陈道玉依法清理欠税,却被接二连三威胁。陈道玉一身正气,采取精细调查、精准核定、集体评议、上榜公布……一个多月时间,共清理征缴欠税额50多万元。
陈道玉的妻子袁劲松,一直没有工作,靠做小生意补贴家用。日子过得紧巴巴,不少企业主找到陈道玉,愿出高薪聘用袁劲松,都被他一次次严词拒绝。
“如果我要去那些公司上班,陈道玉说他的原则就没有了,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人戳他的脊梁骨。
”袁劲松深深懂得陈道玉,理解他守护自己的岗位,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,容不得一粒沙子。
去年3月,儿子陈鹤至领着“准媳妇”高高兴兴回家,准备五一假期举行婚礼。陈道玉听到喜中带忧,喜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近在咫尺,忧的是婚礼日期与“营改增”关键期冲突。权衡思考再三,把儿子叫到跟前。
“我爸说,他巴不得明天就给我操办婚礼,可五一前他实在是抽不出一点点时间。 ”陈鹤至说。
推迟了儿子的婚礼,婚期定在9月25日。全家人欢欢喜喜地买喜糖、订喜宴、发喜帖,没有想到就在婚礼的一周前,陈道玉猝然倒在岗位上。
纳税服务科有20多位工作人员,陈道玉经常跟年轻的同事“念经”。 “他经常‘教育’我们,纳税人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无论大事小事,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”同事袁胜男说。
不离岗的“三十年”
落日、余晖、飞霞,
税工、驱车、回家,
伸手抱过妻子怀中的幼儿,亲一亲孩子柔柔的嘴巴,
收税归途时的劳累,霎时间却不知在哪潇洒……
这是陈道玉早年所写的一首小诗——《收税归来》,一直珍藏在他的笔记本里。
1986年,从安徽财政学校毕业的陈道玉,成为一名光荣的百姓“税官”。
“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,走上工作岗位后,他还天天啃书。”老同事程家旺说。20多本日记记录着陈道玉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,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扉页上,记者看到了他的“格言”: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每一次税改,最新的政策法规他都烂熟于心。 “他是税务‘老专家’,无论有什么样的难题,在他那里都会有一个明晰的答案。 ”长丰县国税局局长司家明说。
2015年以来,陈道玉带队圆满完成了“金税三期工程”上线和“营改增”两大急难险重的改革任务。
“金税三期工程”上线前期,身为纳税服务科科长的陈道玉,忙得脚不沾地,白天黑夜“连轴转”,好几天都没有回家,终因身体严重透支,不得不去医院输液。
“一边在输液,一边还不停地接电话,说着说着一把拔掉针头就往外跑。
”妻子袁劲松说。从医院直接奔回单位,又回到工作岗位上,直到第一张完税凭证顺利开出,陈道玉脸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去年3月,国家税务总局一声令下,各级税务机关迅速进入“临战状态”。陈道玉主动请缨,第一个申请加入“营改增”共产党员突击队。
“你都这个年纪了,还是个科长,当个指挥员出出嘴,活让年轻人干就行了,何必自讨苦吃,参加突击队呢?
”大伙劝他。陈道玉憨憨一笑,“这是我的岗位,无论何时,无论什么身份,都不能离开岗位,更不能临阵脱逃。 ”
没有节假日,没有星期天,陈道玉每天都在办税大厅跟踪工作动态,维持窗口办税秩序,现场解答各项咨询,往返地税局处理疑难问题……长丰县国税局终于赶在5月1日之前,圆满完成了“营改增”开票场所确定、大厅前台人员操作规程实训、开票纳税人预约等多项繁重的工作。
30年间,陈道玉每年都受到省、市、县表彰奖励,多次荣获“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公务员”称号,荣立三等功一次。